close

城東隨走首圖

城市有時像個小孩,也會持續長大。
雖然長大的過程會丟掉很多東西,但只要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在身邊,找到它成長過程的蛛絲馬跡。

從以前就對一座城市的過往很感興趣,自從入手了數本探索老台北的行旅手記後,便開始按圖索驥,加上點自己的隨興,信步漫遊這座新舊分陳的都市。

城東:政、教、醫、文、藝共寫的城市軌跡
這裡所謂的城東,大致上為今日中山南路、市民大道、金山南路與仁愛路圍起來的範疇,其中有醫院、辦公廳、學校、官員宿舍等等,幾條寬闊、排列整齊又少車的道路,與紅磚矮房、新式高樓交互錯立,是以人文、行政、教育為核心,整體性很明確的一塊區域。

原本想從齊東街進入,不料齊東老屋被鐵皮層層圍起,無法接近,便向南轉入杭州南路,沿著台大社會科學院圍牆往徐州路前進,這次的活動範圍也主要在這個區塊。

建於1940年的市長官邸,位於徐州路中段,為日洋混和建築,日治時期即為官舍,光復後成為台北市長官邸,如今轉型文藝推廣中心,不時舉辦藝文活動與宴會。當天即有特展與宴席,裡面鬧哄哄,門口卻酣睡著一頭黃狗。

城東 (14)

城東 (13)

城東 (15)

城東 (12)

跨過徐州路,市長官邸對面,台大社會科學院大門隱隱而立。
之前沒有注意過台大這個分部,進去逛逛之後,卻發現裡面意外有味。以紅磚綠樹為基調組成的校園、木質的教室與桌椅,傳統的長廊與不時傳出的授課聲。走廊盡頭,零星坐著幾位閱讀中的學生,似乎又回到那段在文學院悠遊的時光;舒服、閒適,老學院的風味,一言難盡。

城東 (2)

城東 (7)

城東 (6)

城東 (8)

城東 (10)

城東 (9)

出市長官邸右轉,進入銅山街,再繞到泰安街,發現座落在小巷中的「李國鼎故居」。這裡也是日式風情的官員住居,身處巷弄中的樸實房舍,似乎也訴說著李國鼎先生務實無華的生活態度。由小門踏入庭院,正舉起相機,忽然,左方一扇漆黑的門內猛然衝出一女子,竟向我伸手要錢。原來進入內部需要門票(雖然才50元),因此不付錢便無法參觀與攝影(連庭院也不行~~),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先拿了DM,待下次再來拜訪這座時代名人的老家。

此時,底片仍有十來張。
接下來的行程,便由銅山街開始,沿著徐州路,一路走拍到中山南路。拍行人,也拍物事。

城東 (17)

城東 (18)

城東 (20)

城東 (19)

城東 (24)

城東 (21)


後記:老台北街道上,走著今日的行旅
上文與【攝寫漫步∣台北】老眷村、老巷弄、老時光:初訪永春街 約寫於同一時期,也是RJ早期街頭漫步走拍的作品,甚至可說是濫觴。這種隨性的散步,最適合一台輕便底片機、一顆標準定焦鏡、幾卷底片,還有一個閒散的下午。對於漫步,RJ其實更期待當下的感受,相機可以是輔助記錄的工具;底片機有限的「彈藥」,除了提醒自己慎選按下快門的時機,更能讓五感回歸到現場,不致完全被這台光學小機器綁住。附帶一提,本篇同樣是由Canon EOS 50搭配國民鏡頭50mm F1.8拍攝,底片為Solaris 100(過期片)與Kodak ColorPlus 200。

回頭說城東,這裡不管何時經過,都會馬上沾染閒適的氣氛。
沒有擁擠的行人、商業大樓、購物廣場,甚至距離捷運站都有一段距離,至今仍被文教氣息包圍,與師大附近有點相似,非常適合隨走散步。無論從中山南路、仁愛路、忠孝東路或金山南路端進入,都各有風味。

轉個彎,就可能遇見歷史。

城東 (22)

 

本篇完整相片請至Flickr觀賞: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j_image/sets/72157648230586166/


【攝寫漫步】延伸閱讀:

【攝寫漫步∣台北】青田街六、七巷 

【攝寫漫步∣台北】吳興街、小巷弄 

【攝寫漫步∣台北】老眷村、老巷弄、老時光:初訪永春街 

【攝寫漫步∣新北】微雨、淡水、重建街 

【攝寫漫步∣新北】來猴硐總愛拍貓(壹) 

【攝寫漫步∣高雄】初訪駁二藝術特區 

 

RJ(小Co爸)攝影文字輯FB粉絲團,歡迎按「讚」~~請點圖連結:

按讚圖示(RJ)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J Image 的頭像
    RJ Image

    【RJ Image 】Co爸的攝影文字輯

    RJ I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