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5 

最近,愈來愈多遊人,喜愛在台北的小巷弄中間穿梭。
台北,熱鬧幹道旁的建物總不斷翻新、店家交替更迭;但往往只要轉進一旁巷弄,不出幾公尺距離,就會呈現另一股完全迥異風貌,有時是條巷子、有時是整片社區。而繁華、匆忙的台北,平時潛藏著的歲月吟詠、成長軌跡,便容易在這裡被一一探出;不僅是新、舊的區別而已。
這樣迷人的小巷弄其實很多,青田街六、七巷就是其中之一。

新式老台北
發現青田街,可以說是記錄城市巷弄的濫觴。

以前,幾乎每週都要跑一趟位於建國南路的台北市圖總館;某次隨興改搭公車,選擇從金山南路過去,無意間發現這條風味獨特、卻還未「出名」的小巷。

當時,我的基本路線是,從金山南路北向的「金山大廈」公車站出發,右轉入潮州街,一路前行,穿過金華街164巷,即為青田街六巷、七巷。再往下走,跨過新生南路,穿越大安森林公園,最終抵達市圖總館。一路下來,大約30~40分鐘,是一條充滿人文、自然風情的都會走廊。

青田街其實不長,北頂金華街、南抵和平東路一段,中間向東西各分成五、七、九、十一與二、六、八、十二巷。雖然幅員不大,但劃分卻十分工整。青田街與附近的潮州、麗水、永康、金華、連雲、泰順等街道(甚至可一路連結到師大附近),自成一塊「新式老台北」。源自日治公務員宿舍的痕跡,無論從道路規劃或建物造型,都可以查探出端倪;甚至連緩慢、悠然的生活步調,都一併傳承,只要從車水馬龍的大路上轉進,就是另片天地。

在這裡,日式平房、矮層公寓、不經意出現在街角的老店,與轎車、高樓大廈、三五成群的年輕潮客衝撞、混搭,卻也意外和諧。沒有忠孝東路、東區的亮麗新穎,也不似迪化街、艋舺的陳舊古樸;好似一座城市的歷史發展,每個階段恰恰都在此保留了一塊空間。

15

02

途經,悠然存在的六、七巷
距離上次造訪青田街六、七巷,也有好一段時間,最近趁著空檔,又走了一趟;發現除了招牌屢屢更新的「青田七六」,竟無太大改換。

青田街六巷,兩側青蔥的樹蔭扶疏,磚牆、水泥、日式瓦屋,從眼前一路開展,即使偶爾汽車呼嘯而過,也都籠上了些許懷舊。經過這段時日,沿途新增了幾家小舖或展場,與週邊景緻卻十分融洽。「青田七六」早期是日本教授集體興建的「大學住宅」,1945年馬廷英教授入住後,便成為馬家的住居。直到2006年,此地被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跟著便是修復計畫的啟動,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文化資產園地(當然,少不了經濟效益)。下次,有機會便要登門叨擾片刻。

12

14

04

13

由「青田七六」往新生南路方向,新式大樓數量倍增,也有夾雜其中的平房矮樓,尤其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弄,往往也可發現取景趣味。

雖然在附近拍攝過好幾次,但這裡選用的照片都是底片作品(Canon EOS 50+ AGFA vista plus 400、Kodak ProFoto 100過期片)。遊走巷弄間,使用底片機,有時更能專注於眼前與觀景窗中的景緻。無須太多調整、反覆觀看螢幕,一次36張,不多不少。除了將記憶存放在數以百計的數位檔案中,其實簡單按個幾張,將感動透過雙眼與雙手,來嘗試重現它們,或許更為愜意。

09

10

11

 

本篇完整相片請至Flickr觀賞: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j_image/sets/72157643166096254/with/13514898104/

arrow
arrow

    RJ I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