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會發現這裡,其實和一位神秘的阿伯有關。
原本只是計畫在飯前稍微走逛西本願寺廣場,卻在本堂基座附近,窺見有位神秘老伯不斷在階梯下方進出。待老伯消失後,稍微走近,發現基座下方竟有扇門,門外一塊立牌,寫著「歡迎參觀」,但卻完全沒提到可以參觀什麼。這隱藏在基座下方的空間實在太吸引人了,當下立即修改行程,推門進入一探。
★延伸閱讀:【城市空間】西本願寺廣場:訴說台北西門外近120年的生活記憶[台北 萬華]
「同學!放暑假了喔!」
走了一圈才發現,原來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已進駐此地(因為我是從後門進來,所以沒看到前門斗大的「扛棒」)。當時,裡面只有我一個參觀者,自然被坐鎮的導覽服務阿姨盯上,劈頭就問:「同學!放暑假了喔!」。都當爸了還被叫「同學」,好心情頓時提升了幾級~~
和服務阿姨閒聊一段時間,原來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曾經歷多次搬遷,如今落腳西本願寺廣場。顧名思義,文獻委員會負責台北市文獻史料蒐集、典藏與編撰,自民國41年就成立了,本身也頗具歷史。比較特別的,文獻委員會除了一般認知較為制式的史籍編寫、文物典藏外,近來也舉辦許多貼近市民的文史導覽活動、展覽會、座談會等,甚至開始朝向數位典藏邁進,觸角多元。尤其「台北市動線史蹟導覽」活動,設計多條路線,帶領民眾認識身邊城市的古往今來、歷史淵源,讓RJ頗感興趣(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參與)。對了,前面提到的神秘阿伯,原來也是裡面一位志工。
隱藏版神秘空間:麻雀雖小的文獻資料室
聊了一陣,正當RJ準備順從漸漸高漲的飢餓感,打算離開之際,卻瞥見導覽櫃檯旁數列文獻委員會出版品,詢問之下,意外得知原來這裡還「暗藏」了一間小型文獻資料室!阿姨見我興致勃勃,馬上推開一旁側門,指引我進入後方神秘空間;若是單純進入參觀應不易發現,真是別有洞天!
文獻資料室位於本堂基座下方後側(也就是基座上方路口階梯封閉處),佔地小巧,但書籍與文獻數量仍算豐富,分類也很清晰。這裡的文獻無法外借,所以若有需要,也只能趁開放時間(詳見文末)入內查詢。資料室一角,備有典藏查詢電腦與數張桌椅,便於使用。
文獻方面,除了文史相關、台北市史料等,最特別的就是依台北市「行政區」分類(書櫃上一區一格)的文史調查研究報告,有點像大學時代猛K論文的感覺,非常親切。不只是資料本身,從不同行政區的報告數量,就能推出當地文史資源的豐富程度,像中正、大同、萬華等區幾乎「爆格」,而南港區就寥寥幾本......
一條走廊、一段時光
除了資料室,文獻委員會於此地還設計常駐展,展出「台北地景」、「台北時光」、「台北回想曲」等內容。包含新舊地景對比、珍藏老照片與電影、音樂歷史文物等,雖然只是小小一段走廊,內容卻值得細細品味。許多自己不曾經歷的老台北,透過這些文物資料,又與今日的生活經驗串連。簡單,卻很直接。
逛完西本願寺廣場,又同場加碼文獻委員會,一不小心就給它花了2個多小時下去。再次回到中華路上,時間已從剛過中午變成接近黃昏,廣場上也多了不少散步、閒談的民眾。這塊曾經被遺忘、忽略的地土,透過空間再造,以全新面貌承載著過往風華向前邁進,真好,收起相機,我也該向餐廳邁進了。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號
(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沿中華路往南步行約3~5分鐘)
文獻資料室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 09:00~12:00、13:30~17:00 / 每月最後一日為整理日公休
聯絡電話:2311-5355
網址:http://www.chr.gov.taipei/
★本篇完整照片請至Flickr:https://flic.kr/s/aHske29cgq
延伸閱讀/攝寫漫步:
【城市空間】蘇拉過後:颱風過境後的基隆河左岸[台北]
【城市空間】上下樓梯的幾米:捷運南港站[台北]
【城市空間】初訪駁二藝術特區:南臺灣的熱情文創[高雄]
【風味商鋪】瑞芳車站福州胡椒餅:在地美味的鮮明光影[新北]
【鐵道與小鎮】三貂嶺:小站中的小站[新北]
【鐵道與小鎮】來猴硐總愛拍貓(壹)[新北]
【鐵道與小鎮】來猴硐總愛拍貓(貳):光復里貓村/漸變的老山城[新北]
【轉巷】微雨、淡水、重建街[新北]
【轉巷】青田街六、七巷[台北]
【轉巷】初訪永春街:老眷村、老巷弄、老時光[台北]
◎各式合作、邀稿、交流請聯繫RJ:rockjayimage@gmail.com,感謝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