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本願寺首圖

沿著行人零星的中華路由南往北,走向西門町;雖然已過正午時分,但日頭的威力絲毫未減,熱浪波波襲來,有點辣得難受。當時正結束一段會議訪談,準備展開覓食行動,只是,左手邊緩緩靠近的一片古樸綠意,卻將我的視線牢牢攫住。

位於中華路一段與長沙街二段交會處的西本願寺廣場,仰慕大名已久,今天正好打門前過,儘管烈日當頭、飢腸轆轆,還是本能性地抽出光學數位小機器,進去探索一番。

西本願寺的歷史淵源:6大重點導覽
以前,就聽聞西門町附近有個日式寺院古蹟,後來得知即將修復改建為文化廣場,一度十分期待。不料後來忙碌異常,竟忘了持續追蹤近況。直到Wen日前與好友相約其中「八拾捌茶」聚會,才又將「西本願寺」從RJ記憶庫中提取出來。

走逛同時,隨手翻了翻西本願寺導覽折頁,內中分歷史淵源與重點建物兩大塊,編排清晰詳盡、條理分明。簡單來說,西本願寺為日本京都淨土真宗本願寺(西本願寺)派,於日治時期來台創立的台北別院,與當時眾多宗教團體類似,從隨軍提供信仰支持、辦理法會,到逐漸落地生根的布教工作,開始與在地文化產生連結。日人離台後,此地陸續成為交響樂團、理教總公會、中華新村根據地,直到2004年台北市政府規劃為廣場,陸續拆遷違建、核定修復古蹟,2013年重建完成,西本願寺廣場再次以古今交融的面貌迎接新世代。去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進駐(當天也一併進入拜訪),讓西本願寺廣場的整體文教功能性又更加提升。

西本願寺 (8)

★綜觀西本願寺的歷史沿革,RJ整理出以下6大重點導覽給大家參考:
1.真宗本願寺派於1272年創立於日本京都東山,1591年遷址今京都車站附近。後因繼承問題糾葛,導致真宗大谷派分出,在本願寺東邊另建真宗本廟,恰好一西一東,因著地理位置通稱為「西本願寺」、「東本願寺」。兩派當時都在台北創立別院,東本院寺選址現今西寧南路、武昌街二段一帶,正好是西門町鬧區核心,相對於西本院寺,其實是南北方向,卻因為日本本院名稱,而出現相對位置為南北向,名稱卻是「東西」的有趣現象。

2.自1895年隨軍來台布教、於台北城外購地建院開始,至1934年其中建物陸續完工。

3.日人離台後,1946年台灣警總交響樂團曾遷駐此地。

4.中華理教總會於1954年進駐本堂,此地因聚居許多軍眷、中南部移民,逐漸形成日後的「中華新村」

5.1975年發生火災,本堂等眾多建物遭焚毀,當時連RJ的爸媽都還沒結婚。

6.台北市政府於2004年規劃為廣場用地,隔年開始陸續拆遷違建、核定修復古蹟,至2013年重建完成。2014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進駐本堂階梯下方空間。

由中華路端進入:樹心會館、鐘樓、輪番所
通常,都會由中華路端進入廣場。當天因為由南往北,所以首先遇到緊貼人行道的樹心會館,內部正展出「傳唱台北:懷念的時代歌謠特展」。由於暑氣威逼,所以趕緊推門進入吹涼(裡面竟已有幾位同好率先佔位,甚至還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位於原「山門」位置的,是移建過來的鐘樓,如今成為西本願寺廣場最顯眼的地標,取代山門成為迎賓角色。至於最北邊的輪番所,在當時為院內負責人住所(也就是老闆宿舍),外觀類似常見的木造日式住宅,如今內部由茶館「八拾捌茶」經營。

西本願寺 (4)
▲樹心會館以紅磚搭配西式木屋架構,入口處則是日式唐門造型,整體建築可說是T形(也像L形)。原為弘法與民眾集會活動場所,甚至還有幼稚園服務,與社區間互動度最高。如今設為展覽場域,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西本願寺 (3)

西本願寺 (2)

西本願寺 (1)

西本願寺 (33)

西本願寺 (34)

西本願寺 (5)

西本願寺 (6)

西本願寺 (7)
▲台北別院籌建時,民眾曾捐款鑄鐘。原本置於臨時鐘樓,1923年正式鐘樓完工,矗立於參道旁假山上。

西本願寺 (9)

西本願寺 (10)

西本願寺 (25)
▲1924年臨時輪番所遭大火燒毀,同年重建為獨棟建築。後幾經輾轉,內部空間配置已與當初不同,但外觀仍是傳統木造日式住宅。如今由茶館經營空間,與老屋也是搭調。

西本願寺 (27)

徒留根基的核心區:御廟所與本堂遺跡
經過鐘樓,沿著參道往裡走,位於後方核心區域的就是本堂遺址,以及一旁的御廟所遺址。本堂鋼筋混凝土臺基由台灣技士設計,木製殿堂部分則是日本匠師製作。本堂面東,為當時總督府(今總統府)位置。御廟所則為信徒納骨用,亦為木造建築,入口如樹心會館般也有唐門設計。1975年大火,兩者都遭焚毀,如今徒留基座與地下空間。

西本願寺 (29)
▲RJ對西本願寺廣場最深的印象,就是「沒有主角」。原本應該雄偉端立的主殿,如今只剩基座與台階,好像沒有排骨的鐵路便當,乍看好似有所欠缺。不過,或許就是這樣,才更增添後人的憑弔遙想,比花大錢整個重建起來還要更有歷史意義。(但是鐵路便當還是要有排骨才行~~)

西本願寺 (15)

西本願寺 (14)
▲本堂位置空蕩蕩,印入眼簾的反而是後方高樓。古今,就在這裡交會了。

西本願寺 (20)
▲走上本堂基座最頂端,遙望中華路方向。

西本願寺 (17)

西本願寺 (18)
▲本堂基座階梯下方的空間,現為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內有老台北影像物事常設展與圖書閱覽室(不過目前無法由上方進入,必須由平面入內參觀)。

西本願寺 (19)

西本願寺 (24)
▲由本堂基座望向御廟所遺跡,一覽無遺。

西本願寺 (21)

西本願寺 (23)

西本願寺 (11) 西本願寺 (13)

西本願寺 (26) 西本願寺 (35)
▲重點建物或遺跡旁都設有立牌簡單解釋原委。

以地點交通、時代意義、修復完成度、文化教育性與重新定位來看,西本願寺廣場的整體營造算是十分到位。歷史古蹟修復度高、動線分明、解說清晰,加上以文化發展、展覽空間為主調的利用方式(換言之,並未商業化太嚴重),與比鄰的速食潮流重鎮西門町成為明顯對照,更是台北城發展的一段縮影。以目前來看,確實是頗為推薦的「再生空間」案例。

接下來,RJ就要進入文獻委員會一探究竟囉~~
★延伸閱讀:【書藏】西本願寺廣場的隱藏版文史巡禮: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台北 萬華] 

西本願寺 (30)

◎西本院寺廣場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號
(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沿中華路往南步行約3~5分鐘)
樹心會館「傳唱台北」展覽:
時間:104.05.08~104.07.05 / 10:00~17:00(週一休館)
聯絡電話:2311-5355

★本篇完整照片請至Flickr:https://flic.kr/s/aHskes9ZoR
西本願寺首圖

延伸閱讀/攝寫漫步:
【城市空間】蘇拉過後:颱風過境後的基隆河左岸[台北] 
【城市空間】上下樓梯的幾米:捷運南港站[台北] 
【城市空間】初訪駁二藝術特區:南臺灣的熱情文創[高雄]  
【風味商鋪】瑞芳車站福州胡椒餅:在地美味的鮮明光影[新北] 
【鐵道與小鎮】三貂嶺:小站中的小站[新北]
【鐵道與小鎮】來猴硐總愛拍貓(壹)[新北] 
【鐵道與小鎮】來猴硐總愛拍貓(貳):光復里貓村/漸變的老山城[新北] 
 
【轉巷】微雨、淡水、重建街[新北]
【轉巷】青田街六、七巷[台北]  
【轉巷】初訪永春街:老眷村、老巷弄、老時光[台北]

About RJ-上傳
各式合作、邀稿、交流請聯繫RJ:rockjayimage@gmail.com,感謝造訪

RJ(小Co爸)攝影文字輯FB粉絲團,歡迎按「讚」~~請點圖連結:
粉絲團 

arrow
arrow

    RJ I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