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首圖

無論何時來看,寶藏巖在台北市區都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難以複製。
緊鄰河畔,結構卻有如山城般堆疊交錯,建築間以彎曲窄小的階梯、走廊緊密結合,時而轉上、時而陡下,你總是會期待盡頭到底有怎樣的景觀出現,像小孩子的探索樂園或迷宮,渾然天成又處處充滿人事痕跡。

在紐約時報眼中,寶藏巖甚至是與台北101齊名的景點。

一開始,只是因為藍天白雲
到目前為止,RJ已經跑了好幾回寶藏巖,雖然後面幾次都是因著工作上需要測試相機,但也歸因於這裡有太多可取景之處,所以每當有類似需求時,放眼大台北,總是會想到它。

至於第一次拜訪這裡,則完全是在意料之外。

當時,應該是個炎熱八月天。不知為何,連續好幾個週末,天空都異常吸引人;終於有個空檔,趕在颱風來臨前,出門讓快門活動一下。

原本只是打算在河濱公園逛逛,沒想到遇到道路施工,黃沙飛天,一路被逼到永福橋上。就這樣從永和一路散步到了台北市、散步到了自來水園區、散步到了寶藏巖。之前,搭公車經過福和橋,從台北市往永和方向,望著右方那點點燈火、層層堆疊的聚落,總是想一探究竟,如今竟意外闖了進來。

寶藏巖正好被新店溪、公館鬧區東緣、自來水園區與福和橋引道包圍,是典型的城市角落。一般來說,前往寶藏巖會由汀州路三段230巷(福和橋下一座停車場旁)進入,若是乘捷運,也是從公館站沿著汀州路過來。當時的路線,則是沿著新店溪河岸自行車道進入,等同是從「後門」造訪。

那時約莫下午三點,灰色與不時裸露出的紅色,就是眼前寶藏巖的基調。
錯綜複雜的樓梯與高低交織的巷道,好像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在這座磚石謎城。說真的,我連怎麼進去、怎麼出來的,當時也搞不太清楚。一直到後來連續跑了幾次,才大致摸透這裡的枝莖脈絡。

寶藏巖 (1) 
▲從汀州路三段230巷轉入,經過一座停車場,路過觀音亭,即可抵達寶藏巖。(此為由寶藏巖往汀州路的方向)

寶藏巖 (3) 
▲甫進入寶藏巖,馬上就會看到著名的信箱牆。

寶藏巖 (63)

寶藏巖 (5)

寶藏巖 (6)

寶藏巖 (7)

寶藏巖 (8)

寶藏巖 (9)

寶藏巖 (10)

寶藏巖 (11)

寶藏巖 (12)

寶藏巖 (16) 
▲透過相機特殊效果留下紅、黃、綠等色彩(本張與下兩張),當時使用的是Sony α99。

寶藏巖 (17)

寶藏巖 (18)

寶藏巖 (19)

寶藏巖 (22)

寶藏巖 (23)

寶藏巖 (28)

寶藏巖 (25)

寶藏巖 (26)

寶藏巖 (27)

寶藏巖 (29)

寶藏巖 (24)

寶藏巖 (32)

寶藏巖 (36)

寶藏巖 (49)

寶藏巖 (38)

寶藏巖 (39)

寶藏巖 (46)

寶藏巖 (35)

寶藏巖 (13)

新舊激盪中的河岸山城
寶藏巖從清朝開始發展,當時沿新店溪而上,於現今公館一代上岸的人們,挑選了這塊河岸山坡,並以廟宇為中心聚集。日治時代、光復初期,此地都因地勢之利而屢遭軍事單位進駐。後兩旁違建日多,終於引發市政府拆遷風波,也在多年前鬧得沸沸揚揚。

最後,逃過一劫的寶藏巖,不僅被列為歷史建築,而且還搖身成「國際藝術村」(可算是台北再生文創空間先聲之一,也因此未有大量商業團體進駐),隨處可見塗鴉、裝飾燈、裝置藝術等,生硬地嵌鑲在老舊的磚牆上;幾家文創小店、餐館與展覽空間,也交錯出現在某個轉角、某面牆邊。

寶藏巖是一個藏寶庫,是創意與頹圮共存、非常具有特色的文藝空間,甚至目前還有住民居住其中。住家附近每天都是往來遊客,加上相機快門不停,還有專人「守門」,選擇這樣的生活模式,足見背後堅守這塊土地的信念,或是那些不為人知的苦衷了。

從某個角度來看,寶藏巖也是個元素混雜之地,在傳統的歷史布縵上,縫上好幾塊現代意象的補丁。如此混搭,也成功吸引眾人目光,這種手法至今相關單位仍樂此不疲。仔細想想,老聚落生命因此延續了嗎?還是又留下一個供旅人藉景抒情的場所?不論如何,它讓各路人馬在激盪間各取所需、讓一段歷史光景暫存至今;按下快門的瞬間,就單單專心眼前吧!

寶藏巖 (20) 
▲位於寶藏巖一堣的服務棧,除了有專人駐點,也提供許多藝文資訊

寶藏巖 (21)

寶藏巖 (30) 
▲印泥與印章總是不能免俗地出現在類似的地方

寶藏巖 (40) 
▲服務棧一帶有許多小人偶裝飾(真的非常小),仔細觀看還頗為有趣

寶藏巖 (41)

寶藏巖 (42) 
▲寶藏巖仍有住民居住,請特別留意類似的提示標語,以免誤闖民宅

寶藏巖 (43) 
▲雖然是豔陽高照的午後,但選擇縮小光圈與提高快門(F22+1/500秒)拍攝剪影輪廓,表現不同氣氛的寶藏巖。Sony的蔡司鏡頭面對陽光直射,星芒依舊亮眼。

寶藏巖 (44)

寶藏巖 (50) 
▲沿著階梯蜿蜒向上,爬至相對高處,除了近處的景緻,連新店溪上游、烏來一帶的山區也能遠望。(全景拍攝)

寶藏巖 (51)

寶藏巖 (52)

寶藏巖 (55) 
▲黃昏時分的寶藏巖,昏黃光線斜射進來,與參差的建物外觀重疊,點綴出生動、搶眼的陰影,又是一種美感。

寶藏巖 (31)

寶藏巖 (53)

寶藏巖 (57)

寶藏巖 (58)

寶藏巖 (59) 
▲沿新店溪河岸修築的水源快速道路,色彩鮮艷,其下設有自行車步道。最初就是從永福橋台北市端的自來水園區,一路散步至福和橋下的寶藏巖。

寶藏巖 (60)

寶藏巖 (61)

 

本篇完整相片請至Flickr觀賞: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j_image/sets/72157647039742723

 

【攝寫漫步】延伸閱讀:

【攝寫漫步∣台北】青田街六、七巷 

【攝寫漫步∣台北】吳興街、小巷弄 

【攝寫漫步∣台北】老眷村、老巷弄、老時光:初訪永春街 

【攝寫漫步∣台北】城東隨走:市長官邸、台大社會科學院、李國鼎故居 

【攝寫漫步∣新北】微雨、淡水、重建街 

【攝寫漫步∣新北】來猴硐總愛拍貓(壹) 

 

RJ(小Co爸)攝影文字輯FB粉絲團,歡迎按「讚」~~請點圖連結:

按讚圖示(RJ)

 

arrow
arrow

    RJ I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